2014年08月12日08:08 來源:錢江晚報
一個沒有這種最基本的舒適需求和尊重需求的人,為了跟日本球迷比素質(zhì)而加入了賽后撿垃圾的行動,他的素質(zhì)究竟提高了多少?他的行動能堅持多久? |
昨天,許多網(wǎng)站轉(zhuǎn)載這條消息:“效仿日本!恒大球迷賽后主動撿垃圾”。消息說:“在昨晚恒大與舜天比賽后,恒大球迷賽后主動打掃看臺,撿走垃圾,值得點贊。巴西世界杯期間,日本球迷在巴西撿走賽場垃圾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!
恒大球迷賽后主動打掃看臺,是不是仿效日本球迷的結果?報道中沒有相關內(nèi)容。這些媒體把中國球迷的行為與日本球迷聯(lián)系了起來,說明他們很希望中國球迷的表現(xiàn)不輸于日本球迷。日本球迷在巴西世界杯期間撿走賽場垃圾,中國媒體也有報道,中國球迷肯定也會看到,一些球迷由此而生趕超日本球迷之心,也是可能的。
不只是在球場,一些大型活動后,垃圾遍地的情景屢屢見諸報道。這跟日本球迷比起來,確實叫人汗顏。這樣一來,撿垃圾就跟國民形象、國民素質(zhì)這些宏大命題聯(lián)系了起來。人會比較,比較之后有差別,差別刺激了羞恥心,羞恥心促使人改變,這是好事。
但事情還有另一面:如果沒有日本球迷的刺激,沒有這個比較,中國球迷還會不會賽后主動撿垃圾?或者說,還需要不需要、應該不應該在賽后主動撿垃圾?撿垃圾,是否只是為了形象?撿垃圾這個行為的意義,到底在哪里?
在公共場所隨地亂丟垃圾,一是污染了環(huán)境,影響乃至破壞了他人在公共場所的舒適感,二是對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的勞動的不尊重。對人的影響,才是評價一切人的一切公共行為的尺度,這既是最基本的尺度,也是最高的尺度。只有在內(nèi)心建立了“人”的尺度,無論是在球場這樣的大型公共場所,還是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,你都不會亂丟垃圾,不影響他人,尊重人,不應分場合,分對象。
一個人,身處垃圾遍地而不覺得難受,表明他沒有舒適的需求,他自然不會覺得垃圾會破壞別人的舒適感;這就是說,一個人,沒有受尊重的需求,自然也不會尊重他人。這應該是評價“垃圾問題”的最初的起點。賽后會去撿垃圾的球迷,一般也是不會亂丟垃圾的人,是會被別人亂丟垃圾而破壞舒適感、被尊重感的人;撿垃圾,是為了改善環(huán)境而提升自己的舒適感和被尊重感——從自身需求出發(fā)而尊重他人的需求,去改變環(huán)境,這樣的行為及支持這種行為的價值觀才可能是持久的。
一個沒有這種最基本的舒適需求和尊重需求的人,為了跟日本球迷比素質(zhì)而加入了賽后撿垃圾的行動,他的素質(zhì)究竟提高了多少?他的行動能堅持多久?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,他是否會注意不要亂丟垃圾,是要打一個問號的。不知道日本球迷在巴西世界杯賽場上撿垃圾,是不是為了跟別的哪個國家比素質(zhì),比“形象”?
其實,隨地亂丟垃圾這件事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沒有“不被人注意的角落”了。因為在“不被人注意的角落”亂丟垃圾在一些國人當中已較常見,已經(jīng)成為衡量一種叫做“素質(zhì)”的事物的尺度。只有尊重人,尤其是尊重普通人(包括自我尊重),成為社會成員的普遍意識,成為每個人自覺的需求,成了衡量公共行為的普遍尺度,才能說,素質(zhì)——平素的質(zhì)地——真正提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