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南京8月17日電(記者邱冰清)“鐺、鐺、鐺……”近日,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臨時展廳入口處,35響和平鐘聲象征著紀念館走過的35個春秋。建館以來,紀念館共接待觀眾上億人次。
1937年12月13日,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后,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。為了“把血寫的歷史銘刻在南京的土地上”,1985年8月15日,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式建成開放。
在紀念館35周年回顧展展廳中,一個紀念館建成開放時使用的展柜,里面放著《關(guān)于同意收集整理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”暴行史料和建館立碑方案的批復》《關(guān)于成立“南京大屠殺”編史建館立碑工作領(lǐng)導小組的通知》等文件。對紀念館的新老員工來說,這些是特殊的展品。
“展柜存放著歷史文物,而展柜本身也具有歷史價值,見證了紀念館一路走來的歷程!奔o念館館長張建軍說。
作為紀念館“創(chuàng)始人”之一的段月萍看著展覽,內(nèi)心百感交集!斑@個展覽所在的位置就是以前我們做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的地方,地方很小,人很多,很擁擠。現(xiàn)在紀念館面積擴大了,影響力也擴展到國外了,這是幾代紀念館人的努力,我覺得很自豪!
紀念館內(nèi)大量珍貴文物史料以無可辯駁的事實,向人們講述著當年的歷史。2017年,紀念館更新展陳,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入口新增了1萬多盒個人檔案,搜集了來自幸存者等口述資料。步入序廳,墻上1213張肖像照,包括1113名已經(jīng)離世的幸存者黑白照片,以及100張幸存者彩色照片。展陳中處處重視對微觀史的表達。
“95后”凌博建是第一次來紀念館參觀,展廳入口處標注了一個個名字的檔案讓他印象深刻!八{色是幸存者的檔案,灰色是第三方證人、日本老兵的檔案,黑色是死難者的檔案。每個檔案背后都是活生生的生命,是鮮活的歷史!
作為博物館愛好者,這次的參觀體驗與以往不同,凌博建直觀地體會到那段歷史的殘酷。“身處和平年代,很多時候會忘記和平是多么可貴,只有回顧歷史才知道戰(zhàn)爭是多么殘忍!
建館以來,紀念館共接待觀眾上億人次,尤其是免費開放后,參觀人數(shù)迅速增長。自2014年以來,每年都有約800萬人來紀念館參觀!35年來,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我們的重點,我們要給一代代的中國人打牢歷史的底色!睆埥ㄜ娬f。
紀念館還在中外交流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辦館理念也越來越國際化,每年接待來自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海外人士。南京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于2017年開辦,已為80多個國家、3800多名學生提供教學服務(wù),將和平的種子灑向世界各地。
“紀念館35年的歷史,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對歷史的珍愛,以及對未來、對和平的追求!蹦暇┐髮W歷史學院教授劉成說,紀念館的歷史教育讓我們不能忘記從哪里來,只有記住從哪里來,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。
回顧展展陳中,紀念館紫金草志愿者趙林每隔15分鐘敲響一次微縮版和平大鐘!凹o念館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開放,撞響和平大鐘,是為提醒參觀者銘記歷史,珍愛和平!
“只有團結(jié)一致才有機會締造和平”“歷史不容忘卻,和平定要珍惜”……在紀念館的留言簿上,密密麻麻寫著參觀者的真切感悟,表達著對歷史的尊重,也記錄著對和平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