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05月05日16:44 來源:華西都市報
每個人都曾在生活的某個時刻體會到幽靜又深長的意味。 |
是美好,是意趣
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。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——陶淵明《飲酒》
在老莊思想里,有一個本體性質的概念,被稱為“道”,它是先于一切、化生萬物的宇宙本源,也是萬物運化的內在法則。對于這個“道”,人們可以去說它,然而一旦說出來,那就不再是“道”本身了。因為道是永恒、無限的,而人類語言的功能卻是有限的,你不能用低級的東西去定義高級的事物。《老子》劈頭第一句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!肚f子》書中更是多處描寫了在沉思冥想中獲取內心自證的境界,認為這才是到達最高真理的方式,并處處告誡人們對語言的不足保持警戒,強調就像使用“筌”的目的是捕魚,使用語言是為了達意,要懂得“得魚而忘筌,得意而忘言”,到了最高境界,便是會意的靜穆。
有一首也可以用“拈花微笑”四字來形容的詩,那就是陶淵明的《飲酒》。陶淵明并不信佛,而他的這首詩卻和禪理相通。
當人心與俗世相隔遠時,就會與自然親近。這時遙望美妙的山嵐、自由的飛鳥,體悟到人生的真諦,可是要把它說出來,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語言。換句話說,這種對“真意”的體悟,只能在“忘言”的狀態(tài)下保持。
“采菊東籬下”,陶淵明手中是拈著花的。在體悟人生真諦的時刻,我們認為他面帶微笑,也不能算是過分的猜測。只不過,迦葉是從佛祖那里領悟了“最上大法”,陶淵明則是面對“南山”即廬山。山水中何以有“真意”?因為大道虛靜,它的造化偉力就顯示在自然之中,人和自然的融合,便意味著個體生命向永恒大道的回歸。道也是“最上大法”。
這里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(jié)值得注意,就是花——佛祖手中的蓮花,陶淵明手中的菊花。它只是可有可無的道具嗎?恐怕未必;m微渺,卻顯示著人世的美好。追求“最上大法”、歸依大道,并不意味著摒棄現(xiàn)世的美好,相反,它與美的意趣同在。所以,“拈花微笑”的故事被人們喜愛,還有更平凡更日常性的原因,就是它象征了一種生活態(tài)度:以恬靜而歡喜的心情看待世間的一切,笑對眾生,笑對萬事,自然超脫。
佛教與老莊的結合,最后形成了禪宗思想。禪悟是一種擺脫語言闡釋和邏輯分析,通過個體的體驗與實踐徹悟真理,使生命趨向完美的過程。
駱玉明(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,博導。因講課風格幽默生動而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。與章培恒先生共同主編《中國文學史》引起學術界震動。